
表10-4 烫发与卡发时的发尘量1×104pc/min(≧0.5μm)[3]
发式 动作项目①  | 静坐  | 起立坐下  | 臂上下动  | 上身前屈  | 蹲下起立  | 踏步  | 综合动作  | 
烫发  | 2.18  | 317  | 4.37  | 81.9  | 329  | 316  | 169  | 
卡发②  | 3.55  | 47.6  | 6.83  | 15.8  | 48  | 12  | 18  | 
①试验者穿同样的洁净服,做同样的动作。
②头发用发卡别在脑后。
表10-5 不同衣着、不同动作时的人体发尘量[3]
状态 衣着 产尘  | ≧0.5μm颗粒数/pc.(min.人)-1  | ||
一般工作服  | 白色无菌工作服  | 全包式洁净工作服  | |
静站  | 339×103  | 113×103  | 5.6×103  | 
静坐  | 302×103  | 112×103  | 7.45×103  | 
腕上下运动  | 2980×103  | 300×103  | 18.7×103  | 
上身前屈  | 2240×103  | 540×103  | 24.2×103  | 
腕自由运动  | 2240×103  | 289×103  | 20.5×103  | 
脱帽  | 1310×103  | ||
头上下运动  | 631×103  | 151×103  | 11.2×103  | 
上身扭动  | 850×103  | 267×103  | 14.9×103  | 
屈身  | 3120×103  | 605×103  | 37.3×103  | 
踏步  | 2300×103  | 860×103  | 44.8×103  | 
步行  | 2920×103  | 1010×103  | 56×103  | 
由表10-5中所列数据可以看到,工作人员着白色无菌工作服的人体产尘量是在相同动作情况下着一般工作服的产尘量的1/5~1/3,而全包式洁净工作服的产尘量就更少了。可见选择合适的材质和形式的洁净工作服是十分重要的。
洁净室内工作人员所散发的尘粒,也有来自口腔等产生的微粒,曾经有学者对吸烟者呼气所发出的微位进行测试和调查,结果显示刚吸烟者呼气中0.3~0.5μm的微粒浓度较高,见表10-6的数据。进入洁净室人员涂抹化妆品也是不适宜的,因其散到洁净室的环境空气中,对产品质量造成很坏影响。
表10-6 呼气中所含粒子的粒径分布[4]/μm
 
 被检者 条件 粒子  | 呼吸中的粒子数比例/%  | ||||
2小时前吸烟(没有吸烟)  | 刚吸过烟  | ||||
1min  | 4min  | 8min  | |||
非吸烟者  | 0.3~0.5  | (53.4)  | -  | -  | -  | 
0.5~1  | (19.8)  | -  | -  | -  | |
1~2  | (14.3)  | -  | -  | -  | |
2~5  | (11.1)  | -  | -  | -  | |
5以上  | (1.4)  | -  | -  | -  | |
轻微的吸烟者  | 0.3~0.5  | 49.2  | 88.6  | 89.2  | 85.9  | 
0.5~1  | 29.9  | 8.0  | 9.0  | 9.9  | |
1~2  | 16.4  | 1.9  | 1.0  | 3.9  | |
2~5  | 3.4  | 1.3  | 0.7  | 0.2  | |
5以上  | 1.1  | 0.2  | 0.1  | 0.1  | |
隐大的吸烟者  | 0.3~0.5  | 47.6  | 91.0  | 89.3  | 88.5  | 
0.5~1  | 28.4  | 9.6  | 10.00  | 10.4  | |
1~2  | 19.6  | 0.3  | 0.6  | 0.9  | |
2~5  | 4.4  | 0  | 0.1  | 0.2  | |
5以上  | 0  | 0  | 0  | 0  | |
近年来,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中,高级别洁净室和微环境技术的采用,对一些实际的洁净室的微粒来源的测试表明,人体发尘量在全部尘源中可占比例有所下降,详见2.4.2中的叙述。
生物洁净室包括制药工厂、生物制品工厂、食品和化妆品工厂以及医院手术室等,还必须控制人体的发菌量,人体的细菌散发量,服装、人员的活动及场所等因素,有关人体细菌散发量见第4章表4-15。表 10-7是在专门的实验箱体内测得的数据,被翻人员穿着半新的手术内衣、长裤,外罩手术大褂,头戴棉布帽和口罩,手戴乳胶手术手套,脚着尼龙丝袜和拖鞋。手术衣、裤、大褂均经过高温灭菌;手套和拖鞋均用75%的酒精擦拭消毒。
表10-7 着手术服的人体散发细菌量[2]
动作  | 温度/℃  | 相对湿度/%  | 浮游菌数  | 沉降菌数  | 附着菌数  | 人体散发菌量/(pc.(人.min)-1  | 平均值/(pc.(人.min)-1  | 
踏步  | 29.8  | 70  | 1573  | 509  | 188  | 2270  | 2391  | 
27.4  | 85  | 2753  | 389  | 330  | 3472  | ||
25.8  | 67  | 1770  | 407  | 212  | 2389  | ||
25.4  | 84  | 1750  | 156  | 232  | 2138  | ||
26.0  | 65  | 1376  | 329  | 165  | 1870  | ||
21.4  | 30  | 982  | 160  | 118  | 1260  | ||
20.0  | 29  | 2556  | 479  | 306  | 3341  | ||
起立坐下  | 26.0  | 68  | 1179  | 182  | 141  | 1502  | 1172  | 
25.2  | 63  | 786  | 134  | 94  | 1014  | ||
23.4  | 65  | 740  | 84  | 140  | 964  | ||
21.4  | 31  | 393  | 312  | 47  | 752  | ||
20.0  | 28  | 1375  | 86  | 165  | 1627  | ||
抬臂  | 25.2  | 62  | 589  | 63  | 70  | 722  | 681  | 
25.2  | 63  | 408  | 114  | 55  | 577  | ||
20.0  | 28  | 609  | 76  | 60  | 745  | 
踏步频率为90次/min,起立坐下为20次/min,抬臂为30次/min。
表10-8列出不同衣着、不同动作的人体散发菌数据,表中连体洁净服包括帽子、袜套和手套;测试前把洁净工作服散开在洁净工作台内用紫外线照射30min进行消毒。综合上述,可以看出洁净室内人员衣着的材料和式样是影响人体发菌量的主要因素。穿着经消毒的棉质衣裤和大褂与普通服装相比,其散发菌量为1:(1.4~2.4),而涤纶长丝的连体式洁净服为1:(0.3~0.5)。为尽量减少生物洁净室内人体的发菌量,应选用合适的洁净工作服材料和式样。
表10-8 不同衣着、不同动作时的人体散发菌量/pc.(人.min)-1
服装 动作  | 踏步  | 起坐  | 抬臂  | 
普通服装  | 3309(1706~5845)  | 1998(1788~2209)  | 1652(1119~2487)  | 
连体式洁净服  | 770(631~842)  | 630(626~634)  |